蘋果日報即時論壇
2015年04月03日20:33
不是只有胃藥或胃散有問題
作者:林松洲(東京大學藥理學博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名譽教授)
碳酸鎂及碳酸鈣合法地被使用由來已久, 除了用來作為中和胃酸用的制酸劑外,碳酸鎂亦常用來作為軟便劑,碳酸鈣常用來作為補鈣劑,碳酸鎂及碳酸鈣更常用來作為製藥的賦形劑,輔助粉末狀藥品製成錠劑,但一定要使用食品級或藥品級的碳酸鎂及碳酸鈣。
也許一家藥廠剛剛起步時都會乖乖地依照規定使用,但由於工業用的不純碳酸鎂及碳酸鈣進貨價實在差太多,藥廠為了降低成本,常常會偷偷改用成工業用的不純碳酸鎂及碳酸鈣。
不純碳酸鎂及碳酸鈣因在由原礦萃取的過程中常混含汞、鎘、鉛、銅、砷、銻等重金屬,若純化過程不完備,即有可能殘留很多量的重金屬。台灣所以會淪落成洗腎王國,和一般民眾長期吃胃藥或胃散脫不了相關關係。
政府為了照顧全體國民的健康責無旁怠,應警覺到不是只有胃藥有問題,當任何一種粉末成分的藥粉要作成錠劑時,一定要使用到賦形劑,才使錠劑得以成形,而所謂賦形劑是指在藥品中除了有效成分以外的其他外加化學成分都稱為賦形劑,而且這些化學成分都有其特殊的功用。以他們在藥品中的功能,可分為稀釋劑(有效成分通常分量太少難以精確量取,需要稀釋劑輔助)、黏合劑(將錠劑的成分黏合在一起,使得錠劑可以成形)、崩解劑(錠劑在胃中需要崩散才可以釋放出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吸收才得以維持)、助流劑(在錠劑製造過程中減少摩擦力與顆粒間的附著)、錠衣與外膜(保護錠劑在環境中可以抗光照、濕度、或氧化;矯味;改變藥品釋放速度;提供辨識,等)、著色劑(增加接受度、提供辨識,等)、防腐劑(維持藥品效力的穩定)等。
碳酸鎂或碳酸鈣即是經常被使用的賦形劑,所以不是只有檢查胃藥或胃散,而是所有做成錠劑的藥品或健康食品都必需檢查是否用了工業用的碳酸鎂或碳酸鈣,並且所有錠劑都必需通過重金屬含量的安全檢測,如此嚴格的檢測雖然有助於大幅提昇整個台灣的製藥水準,但也一定會導致食藥署工作量極為繁重,因此建議藥學系畢業的學生服兵役時可依其志願申請服藥品查驗人員的的替代役,以緩和食藥署的工作壓力。
危機就是轉機,台灣不是只有食安問題,希望能大幅提昇製藥水準,使全國國民確實都能夠服用到安全可靠無重金屬污染的錠劑,以降低洗腎人口,徹底維護全體國民的健康。